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石和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當仁不讓成為今年的焦點。同時,數據作為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如何變“安全隱患”為“資源寶藏”值得關注。在2023年過去的短短三四個月時間內,企業敏感信息被泄露的事件仍層出不窮。數據泄露影響了各行各業的企業和組織,給眾多企事業單位造成了不計其數的損失。
下面帶大家盤點2023年范圍內發生了哪些企業數據泄露事件?
1月
●小米汽車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因對其下游供應商管理不善,泄露了汽車的早期設計稿。
●時尚零售商JD體育發生數據泄露事件,涉及1000萬名客戶的數據遭到網絡攻擊。
●跨國移動電話運營商T-Mobile成為網絡攻擊的受害者,在半年內遭遇兩次大規模的數據泄露,影響了約3700萬名用戶,使該公司需花費1.5億美元來升級其內部數據安全防護。
2月
●全美綜合醫療服務網絡:Heritage Provider Network遭遇勒索軟件攻擊,導致多個醫療機構大量敏感信息泄露。
●中國臺灣電腦巨頭宏碁證實,公司文檔服務器出現漏洞遭遇外來入侵,導致企業160GB的相關數據被發到外來襲擊論壇出售。
3月
●美國工作人員統一使用的健康保險出現安全漏洞,導致數百名國會議員及其家人的敏感信息被盜,且被發到暗網上出售。
●美國本地和長途電話公司——美國電信巨頭AT&T證實,約900萬客戶專有網絡信息遭泄露。據惡意軟件研究技術網報道,這些數據不僅被泄露,而且已經被訪問。
面對來勢洶洶的未知數據泄密危機,企事業單位將面臨的是巨大的數據安全隱患。一旦發生泄密,危害到的不僅是相關機密信息的丟失,更會導致客戶失信、降低企業聲譽,甚至需承受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企業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護敏感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以避免企業數據泄露危機發生,確保企業數據安全無憂。
在防范泄密風險方面,迅軟DSE幫助機構對重要文檔進行加密保護,結合敏感內容識別技術對分散在終端各處的機密進行及時保護;在終端管理方面,則對USB拷貝、即時通訊文件傳輸、網頁上傳、打印等敏感行為進行重點管控,通過審計+管控+加密+敏感內容識別打造整體的防泄密體系,保護數據信息安全。
迅軟DSE一體化終端安全管理系統在該發改委的數字化推進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目前迅軟DSE的產品方案已經廣泛應用在教育、醫療、金融、制造業等超過25個行業中,能夠為機構企業提供信息防泄露、終端行為管理、系統運維的信息安全及管理服務,助力機構企業完善數據保護體系。